建党百年优秀影视作品为何引关注?
建党百年优秀影视作品为何引关注?
扫码阅读手机版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举国欢庆之时,一批展现党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的影视作品陆续上映。其中,既有以青春视角重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后历史的《觉醒年代》《1921》《革命者》,也有反映著名作家柳青扎根农村创作《创业史》感人历程的《柳青》,还有取材于“人民楷模”王继才真实故事的《守岛人》。这些作品以书写历史、贴近时代、映照现实的深耕细作“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本期学习文苑版约请相关领导、专家、创作者向读者朋友们讲述这些作品背后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寻找优秀主旋律影视作品中打动人心的力量。
引发领导干部共情共振
一部部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创作的优秀献礼片,题材丰富、类型多样、风格各异,通过跨越时空的银幕光影故事,生动鲜活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历史奇迹的百年之路,堪称一堂堂意义重大的党史教育课。这其中就包括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大有影视中心参与出品、制作、推出的影片,比如《柳青》《1921》《红船》《革命者》等。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李季认为:好的影视作品作为对内凝聚民族复兴精神力量、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能够从思想和精神层面引发人们的共情共振,对领导干部具有教育、启迪作用,是干部教育培训的辅助内容。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历来重视引导领导干部关注重大题材主旋律影视作品,在教学中很早就开设了电影鉴赏课,主要放映包括红色经典影片在内的一些优秀影片,增强领导干部的文化艺术素养。近年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重大题材主旋律影视作品越来越丰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在主体班教学中,每周都安排电影观赏,及时为学员提供正在上映的主旋律影片。这对于引导学员学习感悟党的思想、党的文化、党的精神,关注和思考有关政治、历史和现实问题具有积极意义,是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能力培训、知识学习之外的有益补充。
为更好发挥校(院)独特优势,发挥影视文化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积极作用,顺应融媒体读屏时代社会需求,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于2020年成立大有影视中心,依托校(院)专家资源、研究资源,加大对重大题材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内容开发力度,推动重大题材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创作和传播,用故事讲思想,用影像讲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努力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
疫情期间,为丰富学员的文化生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适当增加了优秀影视作品放映量,放映了一批近几年公映的主旋律电影。特别是大有影视中心参与出品、制作、推出的影片,很受学员欢迎,反响很好,比如《柳青》《1921》《红船》《革命者》《九零后》等。很多学员返回工作岗位后积极推动影片宣传推广、组织观看等工作,通过影片积极推进“四史”学习教育,宣传党的思想和政策,传播主流价值观。同时,大有影视中心围绕校(院)干部教育培训主题,向教务部门推荐了一系列优秀影视作品,并计划下一步向全国领导干部推荐。通过优秀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创作和传播,积极助力校(院)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发展,为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贡献力量。
展示信仰的力量
聚焦建党百年,用电影刻画党的革命先驱,讲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苦难辉煌历程,是电影人的使命与责任。
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电影局局长史建伟谈到,创拍《革命者》,重点把握了以下三点。一是精准把握主题内涵。河北省委宣传部从2018年开始策划创拍李大钊革命事迹题材影片《革命者》。影片写李大钊,展现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开展革命运动的故事,是艺术诠释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一部作品,希望通过这部影片更加生动地呈现党的初心是什么,党的初心在哪里。二是精心凝练经典故事,实现青春风华和拼搏奋斗的传承。李大钊的事迹和精神丰富博大,在创作中避免面面俱到,撷取李大钊短暂一生中最能彰显理想、青春、奋斗和传承主题的经典故事,这既是李大钊这个典型人物的典型故事,更观照了当今时代的主流价值召唤。影片生动呈现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筹备建党的艰辛历程,讲述年轻的革命者上下求索、唤醒民众、救亡图存的故事,彰显了李大钊等先驱追求理想、点种耕耘、敢于牺牲的纯真信仰,穿越时空向当代青年再次发出号召。三是精到追求艺术创新,打造富于魅力、充满动力的不一般的主旋律影片。
著名导演黄建新是一位已有47年党龄的老党员,他认为有机会参与拍摄影片《1921》,是一份光荣。他说:拍电影的人,总是希望找到能在内心深处拨动自己的一些东西。讲述“1921”那段关键历史,创作的原始驱动力,就是人,100年前那群人的情感、个性、思想、理想、信仰。电影中杨开慧和毛泽东有一段对话,杨开慧问毛泽东:人生好短,短到看不到胜利的曙光,那今天的付出还有意义吗?毛泽东回答:当然,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国家、家庭,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理想,为理想奋斗,为真理献身,即便一无所获,也值得。他希望这些句子能对观众的心灵有所触动,希望年轻观众能够感受到,这些人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时候,就是在追逐一个梦想,就像夸父逐日,成不成,当时谁都不知道。
黄建新说:这些人是我们的榜样,他们心里有信仰,眼里有光芒。为了这个信仰,他们把生死置之度外。这个信仰不是为自己,是为别人、为更多人,这一点是必须拍出来的。他想通过电影梳理出一个逻辑,这些改变世界的人身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1921》拍了一些角色牺牲的过程:李大钊在1927年惨遭杀害,李汉俊1927年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后遭杀害,邓恩铭在1931年遇害,何叔衡1935年牺牲,杨开慧也在1930年被残忍杀害……电影的前100分钟里,观众还看见他们年轻的脸庞、蓬勃的生命力,随后穿梭了他们牺牲的场景,这些牺牲是为了什么?是为了理想主义的目标,当这个目标实现了,才知道生命的价值有多大。革命者,从他们参加革命的那一刻起,已经把生命绑上了战车,“押”在了理想之上,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成为“时代的化身”
任何电影作品都是时代生活的表现,无论是它的内容,还是形式,都反映出这个时代的精神气质,而且愈是大艺术家,他的作品与时代的关联性就越强。衡量一个电影艺术家以及作品的价值尺度,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他(它)能够把这个时代、这个民族的追求表现到什么程度。
中国影协理论评论委员会会长、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陆绍阳认为:现实主义是中国电影的鲜明底色。“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电影人创作的遵循,从火热的生活中汲取创作养分,重大历史事件、热点话题等内容为现实题材创作提供了丰沛的素材,使中国电影呈现出热气腾腾的生活气息和广泛的共情能力。例如,紧扣时代主题的《守岛人》等影片,创作者通过自己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准确捕捉到时代跳动的脉搏,引起观众强烈的共鸣。
电影艺术家可以更敏锐地捕捉时代的变化,不只是在作品中表现时代的生活和情绪的历史,更要揭示出时代发展的必然性。优秀的文艺作品能够对社会现实作反思性省察和理想化观照,好的艺术家明白“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道理,善用一套新的艺术语言来回应时代命题,创造出一个个生动、鲜活,有精神气象的新形象。
对一个艺术家的最高褒奖,无疑是后人说起那个时代时,会首先提起他,称他为时代的代言人。艺术家用中国人独特的思想、情感、审美去反映时代呼声,这样才能“形具而神生”,敏锐而深刻地感受到现实生活的主流和趋势,才能真正成为“时代的化身”。让文艺跳动起时代的脉搏,闪烁着时代精神的光华,才能赋予文艺以强大的生命力!
叩开年轻人的“心门”
2021年的春天,一部革命历史题材的电视剧《觉醒年代》成为网络上的热门话题,兼具历史厚重与理想浪漫的《觉醒年代》讨论热度在青年群体中居高不下。来自优酷平台数据显示,该剧观众中,六成以上为“90后”“00后”。
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主任、著名编剧龙平平在谈到“为什么《觉醒年代》能够受到当代青年的喜欢?”时说:因为它踩到了新时代的点子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新时代是需要英雄并一定能够产生英雄的时代。”让当代青年了解、崇拜和学习100年前最先觉醒的英雄,正是《觉醒年代》的创作初衷。
龙平平写《觉醒年代》最初的动机,源于对陈延年烈士的景仰。10多年前,他就开始研究陈延年,逐渐地成了他的忠实崇拜者。陈延年烈士是创建和践行伟大建党精神的楷模。他从少年时代就不懈地追求真理,经过长期的选择与试验,从一个无政府主义的痴迷者转变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一生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他投身革命之后,担任过许多党的重要领导职务,始终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专拣重担挑在肩,被誉为“开疆辟土的拖拉机”。被捕后,他受尽酷刑,宁死不跪,展现了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铮铮铁骨;他是一个为了党和人民利益自觉地牺牲个人一切、严格自律的“纯粹的人”。《觉醒年代》用艺术的手段真实、生动、深刻地展现了陈延年烈士的英雄形象,顺应了新时代青年的精神需求,帮助当代青年与100年前的革命先驱进行了一次荡气回肠的心灵与精神的沟通。
中华民族具有崇拜英雄的光荣传统。《觉醒年代》播出后,迅疾在广大的“90后”“00后”人群中形成了一股汹涌彭湃的怀念英雄、崇拜英雄、学习英雄的热潮。当代青年的政治鉴别力和艺术鉴赏力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期。清明节期间,上海龙华烈士陵园陈延年、陈乔年、赵世炎等烈士墓前堆满了鲜花。7月1日到4日,成千上万的青少年络绎不绝地来到原本并不出名的合肥延乔路,举行各种形式的悼念、宣誓活动。龙平平表示:我研究了一辈子党史,没有想到会通过一部电视剧让数以亿计的当代青少年热爱和崇拜陈延年等100年前的革命英雄。有人问:《觉醒年代》有续集吗?青年们用自己的语言回答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续集”。我被这句话深深地震撼了:一部《觉醒年代》,不仅让当代青年知道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100年前先驱们选择、奋斗、牺牲带来的,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要以革命先驱为榜样,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的续集。青年们用自己的语言把《觉醒年代》的主题升华了。
导演田波是电影界的一位新人,通过六年磨得一剑,为伟大的人民作家柳青先生拍了一部电影。电影虽然讲的是一位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乡土作家的故事,但《柳青》就是一面镜子,它让观众和那个时代发生了情感共鸣,观众和柳青这个人物也产生了共振共情的体验。和观众产生情感共鸣,这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如果想试图打通这个壁垒,他认为唯一的通道就是真诚,以心印心!他讲到,当初要拍《柳青》,许多人好奇,甚至许多人质疑他,你为什么要拍《柳青》?田波坦率地说,作家柳青这个人物传记题材的确不具备商业性,但无论是作家还是导演,题材的选择最能体现出我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我更希望通过柳青的精神点亮当代中国青年的心,启发他们勇敢地深入生活,勇敢地追求梦想,勇敢地战胜自己,把自己的“论文”书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勇敢真心地去爱人民,不断奉献自己,不断圆满自己。
在庆祝建党百年、广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中,中国银幕荧屏上演、播出的这一批书写波澜壮阔百年党史的精品力作,引领了主旋律影视作品持续健康发展繁荣的方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能量。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凯时尊龙登录入口的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凯时尊龙登录入口的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