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时尊龙登录入口-尊龙凯时ag旗舰厅文艺之家

河北响堂山石窟艺术博物馆馆长赵立春:见证千年文化瑰宝重生-凯时尊龙登录入口

2021-08-18 14:44:04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河北响堂山石窟艺术博物馆馆长赵立春。 本人供图

“前期数据采集已经结束,我们尝试着对响堂山石窟进行3d复原。”从2018年开始数据采集至今,河北响堂山石窟艺术博物馆馆长赵立春心心念念的石窟3d复原工作,距离完整呈现又近了一步。

邯郸市峰峰矿区的响堂山石窟,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窟最初开凿于北齐,隋、唐、宋、元、明各代均有增凿,现存石窟16座,4000多尊雕像。自1985年到这里工作,赵立春守护、研究石窟多年,对窟内每一座造像、每一幅画面再熟悉不过,被人称为“赵响堂”。

赵立春与响堂山的结缘很偶然。1985年,18岁的赵立春来到邯郸峰峰矿区文物保管所工作。刚走出校门的小伙子,守着黑洞洞的石窟,有些难捱。“刚到文保所上班时,对石窟几乎一无所知,根本不知道石窟的文化价值到底有多大。”回忆起最初的日子,赵立春摇了摇头。

改变是从1988年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马世长带队到响堂山研究开始的。当年,跟着马世长教授来的全是北京大学考古系本科生和研究生,与赵立春的年龄相仿。“看着他们天天在石窟里记录、测量、拍照,我觉得很神奇。”于是,赵立春天天跟在这群人身后,手拿皮尺学着测量。马世长发现这个年轻人对考古很有兴趣,就问他愿不愿意学这行。

一扇通往历史的大门打开了。1988年,赵立春参加了由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宿白先生等人亲自授课的全国首届石窟考古研修班。虽然只有短短三个月时间,但学的却是北京大学考古系本科四年加硕士研究生三年的课程。年龄最小、基础最差的赵立春一头扎进了书堆里,从早上一睁眼就开始背书,一直背到晚上熄灯。学习期间,宿白教授曾对他说:“回去之后,你花40年时间,把研究响堂山这一件事干好,就没虚度。”

通过学习,赵立春逐渐意识到原来响堂山石窟是一个宝藏。然而,当赵立春开始对响堂山石窟进行文化研究时,却发现困难重重,尤其是当地没有资料可查。此后,他开始大批量买书,至今已有三万多册。

考古的乐趣在于探索未知。每当看到尘封的历史真切地在眼前展开时,其间的艰辛和不易就烟消云散了。三十多年来,赵立春和同事完成了对响堂山石窟断代、编号,撰写了《响堂山北齐塔形窟述论》《响堂山石窟北朝刻经》《响堂山石窟的内容简录及编号说明》等论文,出版了《响堂山石窟艺术》等学术著作,并多次受邀赴海外分享研究成果。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响堂山石窟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响堂山石窟主要代表了北齐佛教造像艺术,学术界将响堂山雕塑艺术称为“北齐造像模式”,其中蕴含的信息量巨大。2010年,赵立春在北响堂石窟偶然发现有关《妙法莲华经》的刻经;2012年,石窟前一座老房子的墙壁因大雨脱落,意外发现三尊佛首;2018年,赵立春在响堂金顶对面山坳里发现了一座瘗窟……“这个宝藏一直在给人惊喜,我们对它的研究还远远不够。”赵立春说,石窟已经成了他一生的牵挂。

“从石窟保护来说,数字化是必须的。”赵立春说,响堂山石窟经历了千余年发展,今天所见和多年前看到的其实是不一样的,文物一直在发生变化。目前,响堂山石窟艺术博物馆与高校合作建设“数字响堂”,用科技手段保护千年石窟。前期数据采集工作已经完成,响堂山石窟3d复原展也即将与观众见面。一步步参与并见证千年文化瑰宝通过前沿技术定格、重生,赵立春觉得不仅仅是完成着老师当年的嘱托,更是对这片精神家园的守护。(河北日报记者曹铮)

责任编辑:郑晓娟

相关新闻:

  • 2021-08-18 14:44:04
  • 2021-08-18 14:44:04
  • 2023-05-08 14:59:26
  • 2023-05-08 14:58:52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凯时尊龙登录入口的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凯时尊龙登录入口的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