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时尊龙登录入口-尊龙凯时ag旗舰厅文艺之家

首届“河北文艺评论开放周暨第八届河北省中青年文艺评论人才高级研修班”成功举办-凯时尊龙登录入口

2023-01-06 18:09:32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落到实处,河北省文联、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于2022年12月19日—25日成功举办了“首届河北文艺评论开放周暨第八届河北省中青年文艺评论人才高级研修班”,连续7天开展7场高端学术活动。活动由河北文艺评论基地(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河北大学艺术学院、邯郸科技职业学院)协办。河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史建伟出席闭幕式并作总结讲话,河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方竹学作开幕式讲话。

据了解,这是全国首个文艺评论开放周。

此活动充分发挥文联、协会的组织优势,周密部署,严密组织,“评协总动员”,并获得高端指导、帮助。组委会由河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方竹学担任指导;特邀河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祁海峰,河北省文联副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杨越峦作为专场与谈人;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邢建昌担任总监;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汪素芳担任执行总监,并全程主持活动;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律、刘宗超、刘建东、庞彦强、郝建国、赵惠芬、崔立秋组成执行委员会;特设宁夏评协秘书长王晓静、新疆评协秘书长袁凤梅、河北省文联宣传中心主任郭文岭、河北日报文化新闻部主任编辑曹铮组成观察员团队。

该活动充分发挥文联、协会的专业优势,充分体现文艺评论活动的“学术性”“专业性”。活动延请高建平、袁正领、李树峰、厉震林、刘建东、李浩、夏烈、陈宇飞等全国著名专家学者作为主讲人;祁海峰、杨越峦、邢建昌、王律、刘宗超、庞彦强、赵惠芬、崔立秋、郭宝亮、胡景敏、桫椤、王文静、金赫楠等省内知名专业人士作为与谈人;由汪素芳作为全程主持人,郝建国作为文学对谈专场主持人。7场活动分别就中国文论的原创性、文艺评论的现实维度、新时代摄影创作与理论研究的着力点、中国电影如何创造下一个红利期、两位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的文学对话、网络文艺与新时代文艺发展趋势、人文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拓展等问题,展开学术讲座、专业研讨和对话。师资阵容强大,题目设置丰富,具有逻辑性、延展性和对话性。

该活动充分体现“开放性”与“公共性”。议题专业化的同时还具有公共性,适合展开讨论,受众参与度高,观众互动频繁。活动设置宣讲、讲座、演讲、对谈、与谈、问答等形式,灵活多样,每场活动主讲人、与谈人、主持人、线上观众多方互动,构成一个链条丰富的小场景,使开放周和研修班在线上线下都掀起一个热潮。线上采取腾讯会议 微信视频号直播的形式,面向广大社会公众开放。受众方面,以河北评协的省市县三级会员作为基础学员之外,还邀请宁夏、新疆评协和新疆巴州、西藏尤其阿里地区的文艺家、评论家和评论工作者三地约300人次参加,用卓有成效的行动践行了“文艺援疆”“文艺援藏”“中西部合作”;同时还吸引了许多相关艺术门类人员参加。此外,还有来自北上广深杭等一线、新一线城市,以及广东、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湖北、吉林、黑龙江、台湾等各地的朋友参与,受众覆盖面近二十个省份。7天来,线上观看人数达15651人次,观看次数达21176次,最高在线6670人,点赞103989次,评论1071条,分享次数915次。腾讯会议、微信视频号两个直播平台的稳定在线人数,每场活动全程参与者平均400余人。

传播方面,瞄准效果,多形式,全媒体,多点发力。媒体支持有省内外有关媒体、自媒体平台、腾讯会议、微信视频号等。海报设计分单张静态、视频动态两种。“河北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推文按照“1 1 7 1 1=11次”的推送频次,包括活动预告、开幕和党课、7场讲座、闭幕和总结讲话、总结性报道。公众号推送“学术性”与传播效果并重,内容上力避简单的新闻消息体,充分尊重专家学者们的知识产权,使其丰富、深刻的观点和思想得以准确、广泛传播,学员和公众可藉此持续学习、深入思考、受到启发。

此活动关注度高,影响力大,覆盖面广,社会反响强烈。史建伟、方竹学等高度评价此次活动的组织工作。史建伟在闭幕式总结讲话中指出,“开放周和高研班产生的积极反响和收到的实际效果在河北文艺评论工作史上是空前的。”



史建伟进一步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文艺文联工作、对文艺评论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全国文代会等多个重要讲话中对加强文艺评论工作提出要求,去年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进行部署,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部署,大力加强文艺评论工作,加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建设,换届选出了政治强、专业精、形象好的新班子,各项工作积极推进,文艺评论创作、人才队伍、基地合作、援疆援藏和对外交流等工作亮点不断,成果丰硕,在中国文联、中国评协举办的“啄木鸟杯”推优、“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以及“鲁迅文学奖”“金鹰奖”电视论文评选,及多项国家级精品出版项目中均有斩获,为我省赢得了荣誉,也显示了我省评论界的水平和能力。

省文联党组的正确领导和肯定鼓励,对评论家、评论工作者和评论家协会是巨大的鼓舞,必将成为今后评论界行动的方向和动力。

.











这项活动是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荟萃国内专家学者和省内中青年文艺评论骨干,全面增强“文艺评论冀军”力量,守正创新、勇毅前行,铸就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新辉煌的自觉行动。以此开放周和高研班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契机,省评协将认真总结经验、巩固拓展成果,团结和带领全省评论界,进一步聚焦创作生产优秀作品这个中心环节,把好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向上向善向美的价值取向,加强创作组织引领,加强人才队伍推树培养、加强阵地机制建设,推出更多精品,培养更好人才,发挥更大作用,为繁荣发展河北文艺事业,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贡献力量。

论点辑要

【开场】《党课》

方竹学,河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方竹学代表省文联向开放周和高研班的正式启动表示祝贺,并就近期文艺评论工作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宣传贯彻进行讲解。

方竹学指出,近年来,省评协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迎庆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过程中,省评协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按照省委宣传部和省文联的工作部署,屡创佳绩、捷报频传。刘起林、崔晓娜、王文静、庄会茹、邢建昌、汪素芳共6人的文艺评论荣获“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推优作品,另有6篇文章入围。邢建昌在国家重要核心期刊《社会科学战线》发表《文学需要理论吗》,被三大转载刊物同时全文转载。刘建东的作品《无法完成的画像》荣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刘宗超被聘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造型艺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汪素芳2019年荣获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称号;2020年入选河北省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2021年荣获“全国文艺评论工作先进个人”。刘敏、郭鹏飞、崔醒群、王雪松的4部作品入围,后两人作品入选第三届中国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陈丹丹、杨培伦/岳文立的2部作品荣获第14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优秀评论论文奖。大型丛书《河北艺术史》有两卷入选国家级纂修工程:《河北艺术史•戏剧卷》入选“2021年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所科研建设优秀科研成果”;《河北艺术史•音乐卷》入选“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精品出版项目(2022年度)”。共18部作品荣获河北省文艺振兴奖;4人荣获河北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7人荣获河北文艺贡献奖;1人荣获“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9);评论界共有13人入选中青年文艺人才“燕赵秀林计划”。

这些成绩,鲜明体现了省评协上下学习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体现了省评协立足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火热实践,热情讴歌伟大人民、伟大时代、伟大变革的责任担当。

方竹学要求,要结合评论工作实际,扎实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将学习成果转换为推动文艺评论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切实做到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是强化理论武装。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动摇。三是坚持“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评判标准和价值取向,回答好时代之问、美学之问。四是坚守艺术理想追求高质量的人生。

【第一场】《关于中国文论原创性的思考》

高建平,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院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中华美学学会会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会长。



讲座中,高建平揭示了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的关系,强调理论来源于对现实的思考,文学实践是文学理论的天然依附对象。理论不是智力体操,是对现实对象和人的活动的解释。那种从“不仅要研究文学,而且要研究其他”的逻辑推导出“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的说法,本身是不合逻辑的,只会导致文学理论试图去研究一切,却偏偏舍弃了文学本身。文学理论不管如何扩容,都不能背离三点:文学研究要从文学出发;研究过程要围绕着文学;研究要以文学为目的,否则就不能叫作“文学理论”。据此,高建平提出,建立中国文学理论的原创性话语体系,要走“拿来主义”“实践检验”“自主创新”之路。讲座对学术问题娓娓道来,涉及一些基础性、根本性问题,比如,理论与实践、中西二元对立、三大体系(学术、学科、话语三大体系)的区分等等,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提出的一些尖锐的学术问题,如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理论的膨胀、理论的血统性等,对理论本身的反思,酣畅淋漓,又醍醐灌顶。



本场讲座的与谈人,河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省评协主席邢建昌认为,高建平先生的报告学贯中西、充满原创,其思考讨论问题的方式是接地气的。一是,高建平先生对于中国文论原创性问题的阐发,带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既探讨理论本身的发展问题,又探讨理论与文学的关系问题,还包含了中西古今文论如何协调处理的问题,具有很强的方法论意义,引领我们从中找到文学理论创新发展的线索。二是,讲座对文学理论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各自功能、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作出阐述,从中可找到文学理论自身发展的线索。三是,关于建立中国文学理论的原创性话语体系“拿来”“实践”“创新”的三步骤,在高建平先生的阐释中焕发出了崭新的含义,对基于实践和本土意识的突出强调,充满了主体性创新精神。

【第二场】《文艺评论的现实维度》

袁正领,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



讲座中,袁正领分析了时下文艺评论的现状,并提出文艺评论工作为何要观照现实的问题。其一,观照现实是与创作者“对话”的基础;其二,观照现实是有效引领鉴赏的关键;其三,着眼现实是理论创新的源泉。袁正领结合自己在不同领域丰富的研究实践,阐释了观照现实的主要维度。一是“理想”的现实。二是“整一”的现实。三是“变化”的现实。四是“多样”的现实。袁正领丰富的专业工作经历和基层工作经验,使他对现实有深刻理解。讲座中,他也毫不隐晦地触及到业内的尖锐问题,比如文艺评论的“内卷”现象,文艺评论和创作之间的隔膜等。他最后强调,文艺评论需要理论支撑,但决不能离开现实观照。遵循这一规律,就要深入生活,植根于人民的伟大实践,在充分观照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对文艺作品做出具有时代意蕴的、合乎事理情理的品评,在感通创作者旨趣、作品精神内涵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地批评,从而真正地发挥引导创作、引领风尚的作用。



本场讲座的与谈人,河北省评协副主席庞彦强认为,讲座有几点特别重要。一是,关注现实是开展文艺评论的基础;二是,文艺评论的历史维度必须与现实维度相契合、相交融;三是,关注理想的现实与现实的困惑,文艺批评必须立足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让批评烛照出理想之光;四是,关于文艺批评的人民性问题,文艺评论工作者要懂得人民的情感,熟悉群众的语言,真正做到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让文艺批评更加接地气、有人气、显朝气。袁老师为河北评论界上了一堂非常生动的理论课、实践课,对我省文艺评论工作的提升必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本场讲座的与谈人,石家庄市评协主席、河北省评协副主席王律认为,袁老师的讲座让河北的文艺评论工作者感受到高度契合的共鸣,因为现实主义作品、现实主义题材,是河北燕赵地域文化禀赋的最重要、最宝贵的传统。慷慨悲歌、建安文学、河北边塞诗、王若虚的古代文论等,都呈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艺术风格;现当代河北抗战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在中国文艺创作领域独树一帜;当代作家贾大山一生写乡土,一生没有离开现实生活这个艺术源泉。袁老师用李白这个浪漫主义高峰讲现实主义,用和现实有距离的历史剧讲现实主义,用四个维度观照现实主义,视角独到,说服力强,不固化、不僵化,给现实主义以活的生命、活的灵魂。

【第三场】《新时代摄影创作与理论研究的着力点》

李树峰,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研究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第八届副主席、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



李树峰指出,随着新时代影像文化快速发展,人们事实上存在于“现实”“文字和话语”“影像”这三重平行的世界。人被影像所包围,对影像越来越依赖,又受其制约。影像化的虚拟“第二现实”越来越习惯性地被作为第一现实来认知,个人的思维逻辑被影像叙事所替代,思维深度让位于观看速度,现场自然光让位于手机银屏光。这要求我们多角度、多维度去探究影像艺术。据此,李树峰梳理了摄影十一个方面的定义和功能,提倡理解摄影的角度越多越丰富越好,有利于其功能的发挥,有利于建设一个更加完善的影像新世界。李树峰基于新时代对影像的观念性理解,指出了新时代摄影史论、理论研究的着力点,提出要加强影像传播规律研究,拓展影像的思想性内容,建立本土的、细分的“摄影影像学”。他号召新时代摄影艺术家、爱好者在物性和艺术性之间创新探索,走个性化的摄影之路,树立大历史影像观,以人民为主体,用影像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史诗。



本场讲座的与谈人,中国摄协副主席、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河北省摄协主席杨越峦认为,李树峰老师非常深刻地阐述了对影像时代的哲学思考,从创作和理论两个方面对新时代摄影工作的方向、方法和路径进行了有高度、有深度,更具有可操作性的分析论述,生动形象、精辟透彻。他的摄影学术思想来自现实生活,来自艺术实践,充满了烟火气,具有指导实践的作用。他的很多观点,如“摄影的门槛很低但是走廊很长”“摄影创作开口要小但挖掘要深”等等,影响了中国摄影界很多人。作为从燕赵大地走出来的专家学者,树峰老师对家乡河北一往情深,鼎力支持我们以专题化为导向的省展改革,多次出任省展评委,帮助和指导河北摄影家,这让家乡的摄影人对他充满了敬意和谢意。对于文艺批评来说,摄影领域是一座富矿,在这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呼吁文艺评论界的朋友关注摄影,研究摄影,批评摄影,期待大家更多的精品力作。

【第四场】《中国电影如何创造下一个红利期》

厉震林,上海戏剧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电影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项。



讲座中,厉震林梳理了当下中国电影产业的现状,指出电影行业虽然处于非常困难的时期,但是电影市场的基本面还在,只要有信念,电影行业不会辜负热爱电影的从业者。他认为中国电影打破困局需要从八个方面努力:主旋律电影商业化运作,立意主旋律,类型多样化;拿出适合当下的好作品,让投资者更有信心;建立更长效的投融资机制;开拓后影院市场,平衡电影投融资结构;科技赋能,让观众重回影院;内容相比于技术更加重要;ip开发、影城改造、影游融合;打造好中国自己的系列化电影。他强调,当下中国电影行业还有诸多国家层面的政策利好可以利用,目前正是中国电影发力的最好时期,讲好中国故事的时刻已经到来。厉震林教授面对整个电影业界,深度把握,站位前沿,可操作性强,不仅有对电影行业存在问题的解剖,更有对如何打破困局提出的解决之道——虽然上一个红利期已过,但只要政策鼓励、行业自律、资本重拾信心,那么下一个红利期就能到来。



本场讲座的与谈人,河北师范大学教授胡景敏认为,厉震林教授的讲座,一是信息量非常大,涉及电影工业、产业、行业的过去、现在、未来,许多小问题都可以做成大文章。二是视野非常开阔,报告属于影视经济学范畴,从产业的寒冬这个小的切口进入,一下子打开了投资融资、规模经济、国家红利的宏阔视野。三是有前瞻性,面对影视行业、影视产业、影视工业经过三年疫情的寒冬状况,给出了中国电影回春回暖、走出寒冬的前瞻性思考,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此外,厉震林教授提出的剧作家“要像懂艺术一样懂技术”,把想象力打开,达到“喜马拉雅式的叙事高度”等观点很有冲击力。



本场讲座的与谈人,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副院长、河北省评协副主席赵惠芬认为,厉震林教授站在影视行业的学术前沿,为我们做了一场深具现实性、前瞻性和启迪性的精彩讲座。厉震林教授提到的“戏剧到了产生新剧种的时代”“电影市场是最敏感体现时代变化的艺术形式”“电影就是内容为王”等观点,我们深有体会。无论电影技术如何发展,讲一个好故事,塑造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应该作为电影的第一追求。无论是歌颂英雄的史诗巨著,还是表现凡人烟火的平凡故事,都需要创作者以悲悯的情怀、审美的眼光、独特的视角、真实的细节书写这个伟大的时代。即使身在尘埃,也始终保有对美好的向往,感知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保有对生活的勇气和力量,这是我们想进影院看到的人文精神。

【第五场】《两位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的文学对话》

刘建东,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河北省作协副主席,河北省评协副主席。



李浩,著名作家,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河北省作协副主席,河北省评协主席团委员。



对谈中,两位作家首先就先锋写作与现实主义写作的创作理念问题展开了对话。刘建东认为,先锋和现实是永远分不开的。我们要不断地积累在现实中的经验,不断地质疑和否定自己,表现出永远向前、永远崭新的写作方式,永远保持新鲜的、先锋的理念。李浩认为,先锋和现实并不产生冲撞性的剧烈矛盾。对现实的观照、反思和追问,一直是所有文学、艺术所必需的。趋向现实主义、趋向先锋都可以完成创作,但所有的艺术都要保持自己的先锋性,不能跟在别人后面重复。两位作家也就文学的创作题材能否耗尽的创作技巧问题进行了对话。李浩认为,如果只围绕自己的生活区域来打转,题材耗尽的可能性非常大。但在有限的生活经历之外,通过无限的阅读和思考就能实现无限的拓展。要成为更博大的作家,需要想办法尽可能地打破局限。刘建东认为,一个作家的写作资源有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经验,身为作家不能一直躲在屋里写作,要接触更多的人和社会。二是间接经验,阅读对作家来说非常重要,能够提供对世界、社会、人生、人性的无限思考。两位作家还就当下中国小说在世界中的地位和分量问题展开对话。刘建东认为,我们的文学和世界文学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不同步。世界文学的标准一直在很高的高度上运行,而我们的文学对现实、人性、世界的挖掘还不够。作家是站在前线的,要从主观因素找原因,思考如何突破自己,不断有质的飞跃和往上走的趋势。李浩表示,中国小说尚未进入世界文学的基本范畴。我们要和世界最高的水准较量,说他们未说出的那部分知识、智慧和道理。我们需要一个“拿来”的过程,用他们的方式反哺他们。中国的作家们正在努力。



本场活动的与谈人,河北文学院副院长、河北省评协理事金赫楠认为,刘建东和李浩的文学创作深受先锋文学影响,但他们对先锋文学的继承显然又各有不同:李浩习惯穿越经验和故事直抵本质,而刘建东则更偏爱甚至依靠“荒诞”。近几年,他们不断有新作问世,随着其文本风格的变化,很多读者和评家都在讨论,“先锋”是否在转身?其实,这个讨论之中暗含的问题正是,该怎样理解先锋文学?她认为先锋文学追求的不是“终成正果”,而是“一直在路上”,它最大的特质恰是对既有文本范式和文学观念的冒犯和挑战。刘建东、李浩的近作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表面上似乎人物与故事回归了小说的传统模式,叙述也趋温和,但内里依然葆有真正的先锋性。在互动环节被问及评论本身,金赫楠坦陈自己的文学批评观,认为评论家首先要用心去感受作品,而不仅仅是试图用现成的理论套路来技术性阐释作品,文学批评也是文学写作,除了观点输出外还须尽力追求自己的辨识度与文章之道。



本场活动的与谈人,河北日报文化新闻部主任、河北省评协副主席崔立秋认为,刘建东和李浩虽然带着“先锋”的标签,但我们很难用先锋或者现实这样的概念作定义或评判。他们开始创作于先锋文学的末期,潮流都已经基本过去了,但两人仍然坚定地走着自己的文学道路。实际上比起“先锋”,更适合用“纯文学”给他们命名,因为他们一直在纯文学道路上坚持着自己。文学是人学,他们的小说实际上是对准人性的,发掘人性最幽微处很难察觉到的一些东西。另外,他们身上有河北的文学传统,比如刘建东的《一座塔》《未完成的画像》就有河北抗战文学的影子。有人认为近年他们在先锋的道路上往回退,我觉得未必是后退;相反,实际上是在往前走。因为文学既要接受西方的滋养,也要接受中国的传统,最终都要找到结合点,回归到关于文学本身的纯文学道路上来。



本场活动的与谈人,河北省作协副主席、河北省评协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郭宝亮认为,轰动一时未必就是好作品,作品的价值要放在漫长的文学史中拉开距离看。中国文学比起世界文学还有差距,但如刘建东和李浩等许多中国作家,作品的价值潜力尚未被真正发掘。中国文学的真正问题是,很多作家的创作只是为创作而创作,没有真正关注当下时代最迫切的重大现实问题。现实是作家面对当下时代,内在思想启悟、认真思考发酵的产物。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最早的先锋作家其实也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中国文学的坐标系在中西维度和古今维度两个方向展开,其成熟的标志是把西方的东西和中国的血脉更加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产生一种新的真正的中国的文学。先锋文学其实并没有断,它是一种续航,是在新的形势下对西方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学的双重超越。

河北省评协主席邢建昌教授从文艺理论家和文艺美学研究者的角度提出,反对高高在上、不读文本、不尊重阅读、理论为先、大概念式的批评。他认为文艺理论的眼睛应该主动看向文学,为鲜活的文学保持现场感,而文学创作界也应该向理论界和评论界敞开。刘建东和李浩的作品非常值得研究。第一点,每个人心目中的先锋都不一样,用“现实”或“先锋”这样的字眼去标识两位作家都是捉襟见肘的。“我之所以喜爱两位作家,是因为我在阅读的过程当中能够感受到他们永不止息的自我怀疑精神,永远向着可能性探索的一股倔强劲儿。他们把文学当成文学,把文学当成艺术,为创造有意味的形式而殚精竭虑地努力,这才是两位作家最具魅力的地方。”第二点,两位作家的谈论刷新了文学的观念。李浩说,现实不过是文学写作的背景。文学语言永远自我指涉,把现实元素打碎,重置为一个文学的世界。在文学解读面前,阅读永远是批评的基本伦理,所以阅读敞开的世界也是理论渴望的世界,文学创作也让理论变得敬畏起来。两位作家的创作有标准、有高度,永远向高峰挺进。“正因如此,我一直保持着对他们创作的关注,我的工作是用文学的阅读诠释理论的思考,从而让理论的思考又回到现场,让理论本身更具有文学性。”


文学对谈专场特邀主持人 郝建国

【第六场】《网络文艺与新时代文艺发展趋势》

夏烈,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教授、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中国作协网络文学研究院副院长、浙江省网络作协常务副主席、杭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讲座中,夏烈从中国网络文学元年的考证谈起,一直讲到了文学艺术在“元宇宙”中技术与艺术体系内的全面融合。他指出,中国网络文艺兴起,为网络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时代契机和媒介契机。要从新媒介角度理解新世纪文艺的大众化倾向,网络文艺是大众文化的典型样本,具有业余、无门槛、强传播、强社交、强产业模式、从作者和文本向交互和体验转型等特点。夏烈着眼于中国网络文艺未来发展,基于网络文艺的“场域”理论,指出网络文艺始终是全面生存在场域力量中的“中国新型文艺”。他强调,新时代文艺评论要正确对待网络文艺生态,从中分析、了解、体味人民的喜怒哀乐、话语方式和希望,也找到自身在时代、社会和人民中的价值位置,自成一种力量,这应该是文艺评论的立场。夏烈教授的讲座涉及的领域像网络本身一样几乎无所不包,有一种铺天盖地的席卷力量。讲座提到的“网络文艺的民间性”“资本的油腻”等问题前沿前卫,非常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启发意义。



本场讲座的与谈人,石家庄市评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河北省评协网络文艺委员会副主任王文静认为,夏烈教授是一个自带粉丝和流量的学者。王文静就讲座内容强调了两个关键词:媒介视野和双重时态。媒介视野,就是领略到了互联网文艺现场极度丰沛的面貌,也学习到了网络文艺进行观察和研究的理论资源和方法,认为夏烈教授把网络文艺放在媒介发展、媒介迭代和媒介裂变的语境当中,用学术的形式从根本上阐释了网络文艺能够具有巨大活力的根源。双重时态,即“现在时”和“将来时”。网络文艺是同时具有这两种时态的文艺样式。夏烈教授非常突出方向性和可能性,把将来时态的未来性标记为网络文艺更有价值活力的空间,这种意识是研究中特别容易忽略或没有勇气面对的,而仅仅把作品视为稳定、静态的文本加以分析,忽略了对未来性的观照。王文静最后呼吁,“愿我们做充满激情的网络文艺的观察者,给它陪伴、为它加油!”



本场讲座的与谈人,河北省作协文学院负责人、河北省评协网络文艺委员会主任桫椤认为,夏烈教授系统梳理了网络文艺发展史,以及新时代网络文艺的发展态势,包括生态变化、文化影响、海外传播、研究现状等,真知灼见让人深受启发。桫椤补充,新时代之前,业界和理论批评界对网络文艺的身份属性和社会定位,经历过一段迷茫纷乱的时期。进入新时代,网络文艺开始建构自身的形象叙事,来缓解和摆脱身份的焦虑。特别是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之后,网络文艺主流化的步伐明显加快,开始主动传播、弘扬乃至创造主流价值。网络文艺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要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目标。网络文艺关于自身的叙事,要与家国叙事、历史叙事相一致。桫椤最后表示,评论应与创作对话,重要的是评价写的是好是坏、导向是对是错,是否能给出价值判断和审美判断。而网络文艺评论任重道远、大有可为!

【第七场】《人文城市的中国实践——城市公共生活与空间拓展》

陈宇飞,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教授,中央党校创新工程“文化前沿问题”项目组首席专家。



陈宇飞指出,人文城市建设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建设人文城市已成为时代的主题,我们要把责任担当起来,好好建设自己的家园。陈宇飞教授是城市文化研究专家,走过很多地方,对世界各地、中国各地的城市文化形态了如指掌。他从世界最早的城市讲起,从国际共识和中国特色的人文城市战略谈起,先从城市的公共性的角度,介绍了城市公共空间的一些比较典型的世界案例和中国个案;又从城市的人文性的角度,梳理出人文城市的公共空间的价值,并用一幅幅图片,生动地展示了从农业文明时代的传统城市,到工业文明时代的功能城市,再到人文城市时代的城市新成长期的几种不同面貌。讲座的全球视野和人文角度,帮助我们对城市功能、城市文化、城市公共空间做了全面、深刻又形象的理解,仿佛在一个巨大的地球仪上,把一座座城市的面貌和特色一一展示了出来,给我们呈现了城市这一人类文明制造物的无穷魅力和无限活力的同时,又仿佛呈现了一个有关“人文城市公共空间”的数字化缩微博物馆的雏形。



本场讲座的与谈人,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河北省美协主席祁海峰认为,陈宇飞教授立足全球视野,对城市文化、建筑艺术、公共空间等方面的深刻理解对我们深有启发。第一,城市空间是有生命的整体。城市文化空间的公共性使城市充满了生命活力。第二,城市是外在形象和内在文化的共生。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内在灵魂,建筑是一个城市的形象表征。形制、色彩、整体设计,共同构成了城市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文内涵。第三,城市文化需要文艺名家的文化符号意义作为支撑。第四,城市文化的传承创造。城市文化并非凭空而来,而是从古代文化、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承、支撑起来的连贯链条,并最终靠精神汇聚,生成具有时代新质的崭新城市文化。第五,“艺术名家工作室”是省文联近几年一个闪亮的城市文化品牌,是一种切切实实的文化惠民行动,它的硬件软件建设,不仅为群众打造了身边的文化艺术共享空间,更为基层群众学习欣赏文化艺术提供了审美引导,从而实现文化艺术对人民的反哺。



本场讲座的与谈人,河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河北省评协副主席刘宗超认为,陈宇飞教授带着我们神游世界著名的城市文化景观,感受人类城市文明的积淀,信息量非常大,讲授非常精彩,令人享受。陈教授的讲座带来了三个方面的思考。一是中、西关系。考察中西城市的人文传统可以从西方建筑和中国书法风格的变迁来观察比较,二者的文化差异是非常明显而有意味的。中国独特的书法艺术在现代城市景观中的呈现远远不够。二是形、神关系。城市外在形式中的人文内涵是一个城市的魂魄,是城市人文精神的积淀和流露。中国由传统乡土文化到城市混凝土文化的转变过程中,城市人文景观有些混乱,怎样在现代城市中体现优秀的人文积淀和个性是我们要面对的问题。三是雅、俗关系。也即艺术的专业审美和大众审美的关系问题。大众审美追求好听、好玩、好看,有时难于接受传统经典的审美,一些城市产生了审美乱象,这需要从事艺术创作和教育的专业团体强化文化使命感,普及提高,多加引导,让流淌在城市中间的优秀人文精神传承下去。

【闭幕】《总结讲话》

史建伟,河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



史建伟对“首届河北文艺评论开放周暨第八届河北省中青年文艺评论人才高级研修班”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并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开放周和高研班产生的积极反响和收到的实际效果在河北文艺评论工作史上是空前的,同时也延伸到了文艺战线的多个领域。”总结有三个强烈感受:一是主题突出,导向明确,目标精准。活动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文联工作重要论述,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中心环节和文艺评论人才成长的目标,谋划精心,组织周密。二是高端授课、精英听讲、响者云集。主讲嘉宾,既有国字号的领军人物,又有全国知名高校的专家及省内的名家,参与受众除河北外还来自全国各地,比一般的培训人数多,覆盖面广,且形成了深厚的教学相长、学以致用的氛围,展现了高端与大众化、专业与开放性相得益彰的难得局面。三是形式新颖、载体丰富、宣传充分。设置宣讲、讲座、演讲、对谈、与谈、问答等形式,采取腾讯会议 微信视频号直播的方式云端授课,线上线下联动,每场活动都有主讲人、与谈人、还有主持人,组织机构还有执行委员、观察员,每节课构成一个链条丰富的小场景,加上丰富多彩的宣传报道,使开放周和研修班在网上线下都掀起一个热潮,也播撒了种子、激发了动能。

史建伟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文艺文联工作、对文艺评论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全国文代会等多个重要讲话中对加强文艺评论工作提出要求,去年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进行部署,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和中央部署,大力加强文艺评论工作,充实加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建设,换届选出了政治强、专业精、形象好的新班子,各项工作积极推进,文艺评论创作、人才队伍、基地合作、援疆援藏和对外交流等工作亮点不断,成果丰硕,在中国文联、中国评协举办的“啄木鸟杯”推优、“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以及“鲁迅文学奖”“金鹰奖”电视论文评选,及多项国家级精品出版项目中均有斩获,为我省赢得了荣誉,也显示了我省评论界的水平和能力。

史建伟强调,创作生产优秀作品是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文艺评论是方向盘、啄木鸟、还是加油站。文艺评论工作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文艺理论和评论工作系列指示精神为指引,褒优贬劣,激浊扬清,更加有效地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希望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以这次开放周和高研班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巩固拓展成果,进一步聚焦创作生产优秀作品这个中心环节,把好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向上向善向美的价值取向,加强创作组织引领,加强人才队伍推树培养、加强阵地机制建设,推出更多精品,培养更好人才,发挥更大作用,为繁荣发展河北文艺事业,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贡献力量。


汪素芳  执行总监、主持人,河北省评协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供稿)

责任编辑:杜船

相关新闻:

  • 2023-05-08 14:59:26
  • 2023-05-08 14:58:52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凯时尊龙登录入口的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凯时尊龙登录入口的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站地图